我国在化肥减量增效上,可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吗?
化肥是我国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,是粮食的“粮食”。然而,面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,是否可以完全依赖有机肥而放弃化肥,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。
★ 2015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,取得显著成效。
★ 2021年全国化肥用量5191万吨(折纯),比2015年减少831万吨(折纯),减幅达到13.8%,连续6年实现负增长。
★ 2023年12月,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《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》。
未来,我国在化肥减量增效上有哪些新举措助力单产,促进稳粮保供和绿色发展呢?
“三分法”精准施肥,不搞“一刀切”
01 分区域施肥
不同的区域,土壤的质地、肥力、酸碱度等性质差异显著,施肥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。
1
在沙质土壤地区,由于土壤颗粒较大,保水保肥能力差,肥料容易随水分流失。因此,施肥时应遵循“少量多次”的原则,增加施肥次数,减少每次的施肥量,以确保作物能持续获得养分。
2
而在黏质土壤区域,土壤透气性较差,但保肥能力较强,可适当减少施肥频率,增加单次施肥量。
3
此外,还需关注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,比如干旱地区,肥料的溶解度和有效性会受到影响,可优先选择水溶性肥料,便于作物吸收。
通过分区域精准施肥,能提高肥料利用率,避免肥料浪费,同时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养分需求。
02 分作物施肥
每种作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养分需求规律。
1
如水稻、小麦等,在生长前期对氮肥需求较大,以促进茎叶的生长和分蘖;而在后期则需要增施磷钾肥,以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和籽粒饱满度。
2
相比之下,果蔬类作物对肥料的需求更为复杂。例如,番茄在结果期需要大量的钾肥来促进果实膨大、提高果实品质;草莓则对微量元素如硼、锌等较为敏感,适量补充这些元素能提高草莓的甜度和色泽。
3
花卉作物同样如此,观叶花卉如绿萝、吊兰等,更注重氮肥的施用,以保证叶片的浓绿和茂盛;而观花花卉如月季、杜鹃等,在花芽分化期需要增施磷磷肥,以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开花。
所以,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精准施肥,才能满足它们的“个性化”需求,实现优质高产。
03分营养施肥
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协同作用,包括大量元素氮、磷、钾,以及中量元素钙、镁、硫和微量元素铁、锰、锌等。
1
在作物的营养生长阶段,氮肥的供应至关重要,它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,增加光合作用面积。但是,过量施用氮肥可能导致作物徒长,降低抗逆性。
2
磷元素对作物根系的发育和生殖生长起着关键作用,在作物的苗期和花期,适量补充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达,提高坐果率。
3
钾元素则有助于增强作物的抗逆性,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。
4
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相对较少,但却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。例如缺铁会引起果树叶片失绿黄化。
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,合理搭配各种营养元素。 调优肥料结构,根据不同作物营养需求开展配方施肥成为必然。
有机肥、种植绿肥、秸秆还田、生物固氮等多元替代化肥方式。通过耕层调控、微生物活化技术,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,替代化肥投入。
但需要说明的是,有机肥不能完全替代化肥,只是替代其中的一部分。这是因为有机肥养分低,单靠有机肥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,需要有机和无机相结合。